財稅顧問、注冊稅務師、中級會計師、CMA(注冊管理會計師)
曾擔任大型外資生產企業財務負責人8年,從事財務工作18年,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。
擅長:ERP系統實施、稅務籌劃。
會計專業畢業的唐秀勤老師,和大部分同學一樣,進入了會計師事務所工作,從最基礎的財務工作做起。
通過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,唐老師接觸到了業務部門的憑證、流程和數據,這讓剛畢業的她很長見識。
在工作的閑暇時間里,唐老師秉承活到老學到老的理念,一直深耕財務專業領域。學習了CPA 、CTA、CMA、會計師等專業知識,并理論結合實踐,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。
老子有句話:“知人者智,知己者明。勝人者有力,自勝者強。”
唐老師也明白,要不斷超越自己,提高自己的能力,才會成為這個行業真正的強者。
于是2010年唐老師去了一家大型外企工作,企業的核心客戶有夏普、索尼、蘋著等知名公司,她一路從財務主管做到了中國區財務負責人。
在這里,唐老師根據總部戰略,制定中國公司財務戰略,組織公司各部門完成短中長期全面預算。
根據公司預算制定資金需求計劃,結合公司的業務制定內部管理制度及流程。唐老師還進行組織團隊建設、ERP系統上線,稅務及外匯統籌,銀行融資部門對接等工作,在此奠定了扎實、專業、高效的財務管理經驗。
在8年的時間里,唐老師深刻意識到,財務要得到認可,更多是在經營管理上提供價值。
“把賬做好,是財務應該做的。給業務做決策輔助,把企業的風險控制好,這樣的財務才會得到更多人的尊敬。”
在精益學習和能力同時,唐老師也開拓經營管理能力,關注企業業務與財務的聯系。慢慢地,她已經不再單純是財務專家,經營管理能力也成為她一道核心競爭力的強勁護城河。
經營企業就好比開車,我們出發去一個陌生地方,總是打開導航,可以看到有多種線路選擇,包括時間、路程,甚至每個路口、途徑什么地方。
目前很多財務,就像后視鏡,記錄了已經行駛的路程,經過哪里,路上哪些坑。但是能做到像導航那樣,告訴企業要怎么向前走,才是財務最有價值的地方。
在外企的工作經驗,讓唐老師具備了導航儀的能力。
于是唐老師出來創業,與朋友合作做起了高端財務咨詢財稅咨詢業務。
她曾經服務過一個跨境電商客戶,客戶當時在全國有13家分公司,一共33個店鋪,一個店鋪的營業額達到3億,33個店鋪的營業額就30多億了。
“客戶之所以找到我,就是因為他們之前沒有重視合規”,私戶流水太大,銀行凍結了日常業務,這直接影響了公司的經營。
跨境電商的稅務合規是有一定的復雜性,涉及到國際稅收、國內稅收等相關法規,業務場景復雜,所以唐老師首先梳理公司的業務模式、貨物流、資金流,發現公司的出口并沒有通過海關報關,采用不合規的方式出口到境外,資金也是非正常模式流入境內,貨物流、資金流不能陽光化,經營不能陽光化,公司經營風險巨大。
發現問題點后,唐老師通過業務重組、搭建等方式,結合公司國際業務及香港地理優勢和稅收政策,在香港搭建子公司,將出口業務通過香港子公司銷售到歐美市場,資金通過向香港公司收匯合規流入企業,完成貨物從出口到資金回流的合規閉。
整個項目歷經半年的時間,最終順利完成項目的交付。
在做財務咨詢的工作里,唐老師也發現一些問題。
之前在外企工作,他們做合規是一個很自然的事情,但是實際國內很多企業,跟服務過的跨境電商一樣,在政策下才慢慢意識到合規的問題。
而且如果只做高端稅務籌劃,客戶續費是一個難題,因為一旦把稅務合規底層邏輯都搭建好,與企業的合作基本就結束了,這就像一個短期的項目,沒有持續性。
所以唐老師接觸到了經營賬,既能解決企業合規難題,也能解決財稅企業服務持續性的問題。
“經營賬其實就是代理記賬的升級,但是它是具有持續性的,而且是深度服務的切入口。有持續性的項目,我們才能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,不會說做一單少一單,為業務發愁。”
經營賬也是財務人員自我升級的方向,這就是唐老師加入賬多多的原因。
“我們需要與企業中各個部門去同頻,需要熟悉業務,這樣才能從財務的角度,給企業的發展帶來好結果。如果只是單純的核算工作,其實是有局限性的,我們財務的價值不能體現出來。”
新時代的財務人,升級思維和轉型是未來的必經之路,隨著業財融合的深入,應該擁有著多重身份,既能發現企業利潤,也能做預算管理,既能參與公司戰略發展,也能做好運營管理。
“擁抱數字化,立足數字財務,我們才能在轉型中穩步前行。”